「全球暖化對德國的Riesling有致命的影響嗎?」 想像著未來可能再也喝不到酸度漂亮的德國甜白,不禁有些黯然神傷。 「Not at all!」Christopher Brandl帥氣地回到。 德國的驕傲– 可甜美亦可優雅的Riesling 中文譯做「雷司令」的Riesling是德國葡萄酒當之無塊的門面。而漂亮而立體的酸度則是Riesling最大的特色,無論是清爽的不甜白酒、亦或是晚摘 […]
All Posts By:
Eva Tang
今年的台北WhiskyLive很特別! 除了是WhiskyLive來台十周年,即將邁入第十六個年頭的「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Taiwan Single Malt Whisky Tasting Association,TSMWTA)」更舉辦了兩場精彩的大師講堂共襄盛舉,講者分別為代表著社團起‧承‧轉‧合四個時期的四任理事長—姚和成(K大)、黃銘權(Lazy)、邱德夫、與蘇世昌。 「人」 就是 […]
十月初到香港了參加了Wine Fraud舉辦的葡萄酒鑒定課程,培訓課程的主講人是被業界稱為「葡萄酒福爾摩斯」的Maureen Downey。Maureen自2005年起便致力於辯證葡萄酒的真偽,如同電影《酸葡萄 Sour Grapes》所述,Maureen作為協助破案的一員,她協助著全世界各地的藏家釐清自己收藏的正確性,親自站在法庭第一線打擊假酒,如今更在世界各地建立葡萄酒鑑定軍團,是假酒鑒定領域 […]
2002年左右,一位靦腆的印尼籍華裔男子Rudy Kurniawan在拍賣市場異軍突起,頻繁競拍珍稀酒款且出手大方的他,憑藉著敏銳的味蕾與淵博的葡萄酒知識,很快便成了圈子裡的紅人。收藏著大量稀有年份DRC的Rudy更被大家尊稱為「Dr. Conti」。2006年,Rudy開始與Acker Merrall & Condit拍賣合作,幾次拍賣都取得驚人的好成績。然而好景不長,2007年4月佳士 […]
趁著出差,和好久不見的H約在中環一家頗具知名度的威士忌酒吧。 「跟兩位推薦我們昨天新開的單杯–百富Tun 1401,他選用了數個高年份的酒桶,經過一段時間的融合……」Bartender話還沒說完。 「不,給我們來杯麥卡倫25年雪莉桶。」H瞇著眼指著他身後的酒牆,飛快地打斷。 「怎麼不聽聽Bartender的推薦?」我疑惑地問。 「喝威士忌當然要喝單一純麥,你也是內行人怎麼不懂?」 H斜 […]
十多年前的台灣是隆河產區的黃金年代,擁有比波爾多酒款更加奔放甜美的果香氣息、以及比勃根地產區酒款更加厚實飽滿的架構,再加上Robert Parker等酒評家連年的高分評價加持,知名度隨著Guigal等大酒廠推出的頂級酒款如LALALA風掃亞洲。 然而曾幾何時,隆河產區在台灣成了夾縫中生存的小草,不僅只占了法國對台灣葡萄酒出口總量的9%,遠低於波爾多59%的占比;進口品項也明顯以中低價位為主,在勃根 […]
「現在走到哪兒都有『小農』耶! 小農鮮奶、小農蔬菜,現在竟然還有小農香檳!」上個周末與B小姐到仁愛圓環附近喝一杯,Menu上出現滿滿倆整頁的小農香檳,令人嘖嘖稱奇。 其實,小農香檳早在1980年代,便已本著「釀出一瓶好葡萄酒」的信念而崛起,在先驅Anselme Selosse的領軍下,他們的蓬勃發展向世界證明了香檳可以和勃根地一樣釀出表現風土特色的單一地塊作品,而這些作品更開始大舉出現在全世界的高 […]
「選桶的時候您最重視什麼?」 「感覺對了就對了!」 日本威士忌的大前輩、在東京擁有一家所有威士忌迷爭相前往朝聖酒吧的鈴木徹先生,在酒吧The Mash Tun Tokyo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的這一天,在新竹馬可波羅窖藏實驗室 – MPC.Lab社團的邀請下來到台灣,和我們分享他的收藏與選酒哲學。 今天的分享會上半段以日本威士忌為主,鈴木先生表示,身為一位日本的威士忌愛好者,他個人私心是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