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出差,和好久不見的H約在中環一家頗具知名度的威士忌酒吧。

「跟兩位推薦我們昨天新開的單杯–百富Tun 1401,他選用了數個高年份的酒桶,經過一段時間的融合……」Bartender話還沒說完。

「不,給我們來杯麥卡倫25年雪莉桶。」H瞇著眼指著他身後的酒牆,飛快地打斷。

「怎麼不聽聽Bartender的推薦?」我疑惑地問。

「喝威士忌當然要喝單一純麥,你也是內行人怎麼不懂?」 H斜了我一眼。

「可是… Balvenie 1401也是單一麥芽威士忌阿!」我忍不住糾正了一下。

是了,近年來的亞洲威士忌圈瀰漫著一股「單一麥芽威士忌」風潮,但單一麥芽究竟是什麼,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卻始終是個模糊的概念。

來自同一個酒廠的「單一」

根據原料是什麼以及原料來自哪裡,我們可以簡單把威士忌分成三大類:

一、
當一瓶威士忌僅使用來自同一個蒸餾廠的大麥麥芽做為原料,他便是所謂的「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當一瓶威士忌使用來自同一個蒸餾廠的小麥、玉米、大麥等原料,則被稱為「單一穀物威士忌 (Single Grain Whisky)」。

二、
混合了兩個酒廠以上、以大麥麥芽為原料的「調和麥芽威士忌(Blended Malt或Vatted Malt)」。

三、
混合了兩家酒廠以上的「調和威士忌(Blended Scotch)」。

舉例來說,位於蘇格蘭斯貝賽地區的Balvenie酒廠使用自家數桶由大麥所蒸餾出的酒液混調而成的Balvenie Tun 1401系列,即所謂的「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

而全球最大的酒類集團帝亞吉歐旗下共有28家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廠,有的生產麥芽威士忌、有的生產穀物威士忌,以不同比例將不同家酒廠所蒸餾的酒液進行混調,所產生的即為「調和威士忌(Blended Scotch)」,如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

「根據這樣的脈絡,若同一家酒廠同時生產「單一麥芽」與「單一穀物」威士忌,將兩者調配在一起的酒稱為什麼呢?」我問H。

「嗯…單一…調和…威士忌?!」H遲疑地猜測著。

舉杯敬了H一口,「沒錯! 就是單一調和威士忌(Single Blended Whisky),雖然這種酒市面上並不多見」。

 

此調和非彼調和單一麥芽威士忌中的調和工藝

許多人誤以為「單一麥芽」就是「單一桶」,忘記了「單一麥芽」之所以被稱之為「Single」,只是因為其酒液皆來自同一家酒廠,而「單一桶」僅為「單一麥芽」的一種,大部分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其實還是有經過「調和」這個步驟的。

威士忌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即便在最精密的科學管理下,每一年蒸餾出的酒液、與每一桶熟成後的風味都不盡相同,這牽扯到當年度的氣候、原料的品質、蒸餾工序的每一個細節、桶子的狀態等等。直接從酒桶裡裝進玻璃瓶、不加一滴水修飾的「Single Cask(單一桶)」的推出便昭示著威士忌豐富多變的個性與每一桶的不可複製性。

酒窖中成千上萬桶的威士忌就像漫天飛舞的音符,而酒廠中的首席調酒師(Master Blender)則是才華洋溢的作曲家,靠著其敏銳的嗅覺與千錘百鍊的經驗,將舞動的音符們錯落排列,以不同比例融合著,串成精彩而動人的作品。可以說,除了蒸餾工藝外,即便在「單一麥芽威士忌」的世界裡,調和藝術都是重要且關鍵的環節。

 

別讓偏見阻擋了與美好相遇的可能

拋開成見,讓我們專注手上的這杯酒吧!
無論是否為單一麥芽威士忌,每一杯威士忌都有他獨特的美,
值得我們花點時間,細細品味。

「咱們試試Bartender剛剛推薦的威士忌吧!」 我與H碰了杯,一口飲盡杯中殘酒,相視而笑。

 

 

 

 

0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